電話: 孟經理 15078906688
15278967799
郵箱:mfei_99@sina.com
地址:北海市工業園區香港路與西南大道路口交匯處向北200米
遠看似小“明珠”,可進入“明珠”內,讓人瞬間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。“這防護罩直徑有11.8米,由86片白色玻璃鋼組成。”負責雷達塔雷達裝置的泉州氣象局工作人員舒毅介紹說,86片玻璃鋼每一片都有不同的編號和固定的位置,由巨大的螺絲固定,使用壽命可達20年之久。
雷達每6分鍾傳輸一次數據
有了雷達防護罩這個“溫暖的家”,雷達自然可以安心、高效地工作了。
天氣雷達由雷達基座和“衛星鍋”兩部分組成。昨日,記者在現場看到,直徑1米左右的基座已經矗立在防護罩內。“預計下周一‘衛星鍋’就能裝上基座了。”舒毅說,“衛星鍋”不僅可以360°轉圈,還能俯仰19°,可提前幾十分鍾到數小時探測到方圓230公裏內的“風雲變幻”。
“雷達轉一圈加俯仰,‘體掃’一次的時間是6分鍾,所以每6分鍾會自動向泉州氣象局傳輸一次天氣數據。如果遇到極端天氣,還可以遠程控製傳輸數據的時間,隨時都能得到最新的消息。”舒毅說。
更讓人驚訝的是,雷達工作一次後,三維圖像將以“雷達回波圖”的形式出現在氣象局的電腦上,類似於現在最流行的3D打印機。比如有一片雲層飄來,雷達可將其每個麵都拍下來,把立體圖像傳輸給氣象局。“這樣的雷達對於小係統天氣的監測很好用,特別是對一些短時的極端天氣能進行更好的監控。”舒毅說。
據了解,泉州曆史上曾有一部雷達,位於晉江羅裳山上,從1969年開始使用至1989年,後因機器老化等原因宣告退役。在過去的20多年裏,整個泉州一直沒有自己的天氣雷達。待紫帽山雷達站建成後,將提高近海台風的監測預警能力,進一步完善全省天氣雷達監測網。